HOME | PROFILE | NEWS | MEDIA | PHOTOS | MUSIC | LINK | CONTACT

>>外界評價(學術界對戴定澄研究成果的評論)>>汪勝付

澳門天主教音樂的獨特性及其價值
──兼評戴定澄《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
汪勝付

(作者簡介:汪勝付,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音樂學院講師、文學博士。)
-更詳細資料,請點擊圖片-

[摘 要] 自16世紀開埠以來,澳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東西文化交匯中扮演着“紐帶” 角色。在西樂東漸的進程中,16至18世紀的澳門天主教音樂有其獨特個性,成為重要的非物質 財富,影響了中西音樂文化的進程與發展。19世紀的澳門天主教音樂在其歷史傳承中多有創新 發展,在 20 世紀則呈多元化發展態勢。戴定澄所著《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立意新穎、分 析透徹,呈現了澳門天主教音樂創作文化的面貌與審美趣味,標誌着澳門本土音樂理論研究達到 一個新高度。

[關鍵詞] 澳門 天主教音樂 獨特性 價值

自16世紀開埠以來,特別是葡人踏足這片土地起,澳門這座地處中國南方的小城便以其獨 特的地理位置,成為當時重要的國際商埠之一,在溝通東西方經濟和宗教文化交流中有着舉足輕 重的地位。一方面,澳門成為葡萄牙在遠東貿易航綫的樞紐城市,連接起葡萄牙、印度、中國、 日本、菲律賓、墨西哥等國家之間的商貿往來,客觀上鑄就了早期澳門經濟的繁榮景象,為西方 宗教文化的傳入做了必要的鋪墊與準備。另一方面,“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的相互滲透, 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匯,使澳門形成獨樹一幟的文化──不僅成為一座聯結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 樑,而且也成為天主教在遠東的傳教中心,使西方宗教哲學、文化藝術、語言及其生活等得到廣 泛傳播。隨着西學東漸的深入,西方音樂文化開始在澳門落地生根,澳門天主教音樂在歷經四百 多年的傳承、演變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地域特徵,凸顯出自身的價值與意義。

一、西樂東漸:16-18 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簡況

葡人據居澳門之後,陸續興建教堂及設立課程,天主教音樂文化成為澳門文化的一個重要特 徵,成為歷史上西樂東漸的最重要源頭之一。“在澳門允許通商的第一年1554年,就有耶穌會 天主教士來到澳門,隨後,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及奧斯丁會的教士紛紛來澳,並先後設立會院、建築教堂。1556年,第一位葡萄牙神父龔薩雷斯在澳門“建起一座茅草的教堂”隨着教堂的陸續建成,西方天主教音樂文化正式傳入澳門。

1558年,耶穌會印度管區長努內斯神父計劃在遠東建立神學院及相關教育機構。1594年, 范禮安神父在澳門建成聖保祿學院。初始建立的聖保祿學院是一所“擁有40-50名耶穌會士、 充實而完備的神學院”, 開啓了澳門天主教音樂文化與音樂生活的新篇章,奠定了早期澳門這 個近乎原生態小漁港的音樂文化特色。也正是由於豐富的宗教文化和音樂教學活動的展開,使澳 門的天主教音樂傳統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非物質財富,備受世人矚目。

天主教音樂文化在澳門的迅速傳播及發展,與早期來澳的一大批西方音樂家及神父密不可 分。“16-18世紀西洋音樂在澳門的傳播與發展,同時對西洋音樂在中國內地的傳播產生了影 響,而直接進入中國內地的西洋音樂家又大多經澳門進入或與澳門有關係。” 這一時期,經澳 門來華傳教的西洋音樂家或神父據考證有 20 多人,其中包括羅明堅(意大利人, 1579 年至澳 門)、利瑪竇(意大利人,1582年至澳門)、郭居靜(意大利人,1593年至澳門)、龐迪我(西 班牙人, 1597 年至澳門)、湯若望(德國人, 1619 年至澳門)、徐日昇(葡萄牙人, 1672 年 至澳門)、石可聖(波希米亞人, 1707 年至澳門)以及安德義(意大利人, 1761 年至澳門)等 人,上述傳教士在音樂理論與實踐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他們以神學院和教堂作為傳教場所,為 這一時期澳門天主教音樂的傳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於多座教堂的建成,天主教禮儀活動──日課或晚課中的彌撒祈禱時的聖詠合唱得到了較 為廣泛的普及,“唱詩班”與“合唱團”的不斷湧現,充分說明了澳門的詠唱音樂發展到一個新 高度。同時,以管風琴為代表的教堂樂器音樂,不僅在禮儀音樂中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 更以其莊嚴肅穆、氣勢恢弘的音響顯示天主的神威。早期的澳門天主教音樂活動為本澳的音樂發 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並表現出兩個基本特徵:“其一,是以天主教音樂文化為代表的西樂東漸的 起始階段特徵;其二,形成了中西音樂文化(生活)相容並存的最初體驗。”

二、傳承創新:1 9 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特質

隨着18世紀後半葉聖保祿學院的關閉,聖若瑟修院成為澳門唯一的高等學府,並於1800年 被授予“皇家修道院”之稱號。 相對於聖保祿學院主要培養赴日本傳教的傳教士,後者則主要 培養到中國內地去的傳教士。聖若瑟修院是這一時期澳門天主教音樂尤其是天主教禮樂創作的重要基地,承擔着天主教音樂在澳門傳承發展的歷史使命。

1814-1841年,生活在澳門的葡籍音樂家江維沙神父(若阿金‧阿豐索‧岡薩雷斯)在聖若瑟修院講授語言和音樂課程,同時兼創作音樂作品。音樂課程是聖若瑟學院的必修課,眾多出 自修院傳教士和學生的音樂作品,不僅見證了當時音樂課程豐碩的教學成果,而且也為澳門天主 教音樂和澳門城市音樂的發展開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之路。這一時期,音樂課程在天主教 堂儀式活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唱詩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19世紀初,西洋樂隊在澳門最初是以演奏軍樂的形式得到發展的。1814年後,葡國軍隊就 給每個步兵團配置樂隊,演奏禮儀音樂和世俗音樂。當時,聖若瑟修院也擁有一支學生樂隊, 舉辦過很多音樂演出活動。1807年,來自倫敦教會的馬禮遜是19世紀初來華傳播新教福音的 第一人,新教禮拜儀式及相應的唱詩讀經活動也已開始。“1818年後編寫的新教中文讚美詩歌 集,由於語言的便利,成為吸引新教徒的重要手段,澳門以至於中國的信教福音音樂亦就此起步。”

19世紀中葉後,澳門有了正式的劇院,澳門西洋音樂的發展曾一度繁榮興盛。“1858年, 澳門最大規模的西式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又稱“崗頂劇院”)建成,這裏成了上演話劇、音樂 會和歌劇的首選之地,澳門的西洋音樂的發展更為繁盛。” 同時,一些歐洲國家如法國、意大 利的劇團和音樂家來澳門的交流訪問活動日益頻繁,極大地促進了澳門天主教音樂的傳承與創新 發展。澳門天主教音樂的良好傳統、發達和繁榮,與澳門早期的音樂教育是分不開的。從聖保祿學院到聖若瑟修院,許多優秀的音樂家來澳任教並培養出一大批本地優秀學生,而且還吸引不少 外國人慕名前來學習。

三、多元發展:2 0 世紀的澳門天主教音樂特徵

進入20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與中國內地的天主教音樂發展 不同,也與香港和臺灣的發展思路與軌跡大相徑庭,這是由澳門多元文化背景所決定的。馬炳 靈、司馬榮和區師達是20世紀澳門教區三位著名作曲家,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各自精彩,某 種意義上展示了20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的時代特徵。馬炳靈作品“Christus Factus Est”(《基督 服從至死》)的特質在於定旋律聲部、調式和聲、純熟精緻的複調對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是 為世人所公認的音樂史上聲樂複調的黃金時期,這時期的合唱作品,無論從內容、風格、體裁、 結構、節奏、織體、寫作方法等方面,均體現出合唱藝術的經典意義,是多聲音樂與聲樂藝術的 極為寶貴的歷史財富。” 馬炳靈作品在創作觀念、技法和情感與風格表達方面,與意大利文藝 復興時期的宗教合唱可謂一脈相承。司馬榮神父創作的《可愛的童貞花》,主題富於浪漫情調, 旋律優美起伏,歌曲親切甜美,溫婉動人。和聲進行簡練但多聲部音響清晰豐滿,具有和弦功能 的推動力及和聲色彩的表現力,充滿了與詞義相符的感情氣氛,透露出敏捷樂思的靈感性。區師 達神父的作品“Louvado seja”(《堪受讚美主耶穌》),創作動機及主題鮮明,總體結構屬於變奏式的三段體調性呈示、對位精緻生動、和聲簡練有效。

20世紀澳門天主教會本地神父及教徒的禮樂音樂創作各具特色,一批澳門本地神父或教徒在天主的信念感召下,均有作品面世。聖若瑟修院較為嚴格的音樂技術培訓背景(包括對位法、和 聲學、鍵盤樂、弦樂、額我略聖歌等),為澳門的天主教音樂注入活力,華人地區較為罕見的近 代天主教音樂創作群體由此得以形成。除了多位神父創作出豐富的禮樂作品以外,值得提及的還 有受到聖樂作曲傳統影響的天主教徒伍星洪和林平良的禮儀音樂創作。伍星洪作為一名業餘作 者,創作出表現形式多樣而且不乏優秀的禮樂作品;林平良的作品雖然不多,但聽來自然流暢且 易於為大眾理解和接受。

四、立意新穎 結論精妙──《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評述

《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是戴定澄教授最新著述,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於2013 年出版。已故文化學者李鵬翥以“澳門音樂史研究的重大貢獻”為題作序,坦陳“這部專著堪稱 是澳門音樂史上空前的撰述,足以填補中國音樂史上過去空白了多少年的極其重要的篇章”。上 海音樂學院林華教授認為該書“是一部音樂人類學的重要研究成果。課題雖然涉及的衹是地方音 樂發展中一個門類的斷代研究,但卻有着深遠意義:它填補了中外音樂交流史、宗教音樂發展史 的許多細節,同時也提醒我們,大陸以外的港澳臺三地音樂發展狀況,是中華音樂史的一個不可 分割、也不容忽視的學術領域”。

《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書中收集了大量宗教音樂作品,並附有詳盡的作品目錄。與一 般理論音樂史的著述方式不同的是,對20世紀天主教音樂作品既有宏觀介紹,包括對曲名、作 品號、拍號、小節數、調號、調式調性、結束音、伴奏形式、聲部織體等均做了簡要分析和列表 呈現,並對整體特質作出歸納和總結。同時又在微觀層面上對具體音樂作品作深入細緻的專業分 析和闡釋,從作曲技術到美學觀念都作了淋漓盡致的剖析。

構思精巧、立意新穎、結論精妙是該書的主要特色。該書分引子、四個樂章和尾聲構成,新 穎別致的編排猶如一部新古典的“交響協奏曲”,生動而唯美。各樂章相對獨立卻又連貫統一, 縝密嚴謹。全書徵引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宗教音樂文獻,並通過採訪健在的神父作口述史性質的錄 音和筆錄,先後訪談的有羅啟瑞神父、林家駿主教、黎鴻昇主教、梁加恩神父、陸毅神父、莫慶 恩神父、高天予神父及劉志明神父等,結合詳細的採訪記錄整理,再重返作品文本,對作品進行 詳盡的研判與剖析,同時輔以其他資料的梳理求證,從而全面梳理了澳門天主教音樂的發展進 程,勾勒出天主教音樂的脈絡與風貌。對20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創作的不同作曲家群體的分析, 詳略得當、精準獨到,令人信服。此外,書中的珍貴照片、諸多譜例和詳細圖表也有力地支持了 論據的充分性和準確性。正是這些豐富、翔實、珍貴的一手史料和圖片奠定了該書的研究基礎, 極大地增強了著述的說服力。

《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的面世,不僅填補了國內外多年來澳門音樂史研究領域的空 白,同時也是世界宗教文化史、中國音樂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給澳門這座 享有“天主聖名之城”增添了美譽。長期以來,“中國大陸音樂史”著述或教材,嚴重缺乏臺灣、 香港和澳門的音樂史料,這一現狀不能不令音樂學界深思。這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關注音樂史的 整體連續性是音樂史寫作的又一新課題。在這個意義上說,戴定澄教授的著述,擴充了讀者的閱 讀視閾,在寫作體例和素材上為學術界提供了一個有益範本,帶給人們深刻啓示。

[ 責任編輯 劉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