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PROFILE | NEWS | MEDIA | PHOTOS | MUSIC | LINK | CONTACT

返回個人資料PROFILE>>其他學術文章 OTHER ACADEMIC PAPERS

新總監、新作品、新音色、新期待
——劉沙、郭雅志與澳門中樂團

 戴定澄

(作者為理工學院教授、政府文化諮詢委員)

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2018-10-25

國際音樂節的澳門中樂團專場,以往多年,以資深歌手的名聲為主打,而樂團則成為流行曲歌手的伴奏和音樂背景陪襯。作為推廣中樂的一種手段,雖也用心良苦,娛人娛己,皆大歡喜,只是作為音樂節唯一的一場中樂主場,未免在體現中樂經典、中樂精髓、中樂風範各方面而言,尚遜一籌。

    今屆音樂節中的中樂團,在新任總監劉沙的帶領下,打正旗號,以典型鄉土味的專業中樂演奏為名堂,有不少精彩演繹,不能不說令較多關注歐洲經典音樂的筆者耳邊生風,眼前一亮。

    音樂會的傳遞方式由表演者(指揮、獨奏者、樂隊等)主導,而音樂會最根本的底基、也是表演者所要傳遞給聽眾的聲音源泉是作品。十月十九日晚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的這場中樂音樂會,其作品的選擇優勢,成為了這場音樂會成功表現的最重要前提之一。不少作品在體現中樂現代組合的同時,更多地表現了中樂根深葉茂的傳統本色:作品的主題素材、主題的呈示方式、主題的樂思展開及收攏,均有令人信服的披露——作曲家一手探向民間音樂素材這座富礦,另一手則以純熟的寫作技法求索中樂組合的新音色。而相應的人員編制、座位編排等的變化,則成為作品詮釋的重要註腳。

    上半場以趙季平的《鄉愁》作為音樂會序曲始發,緊接着的是嗩吶大家郭雅志有份參與編排並獨奏、樂隊協奏的兩套曲目《鄉情鄉韻》和《郭雅志與世界音樂》。下半場為王丹紅作曲的兩套組曲,板胡協奏曲《亂彈琴聲》與管弦樂組曲《圪梁梁》。

    前述作曲家曾有一首短序曲,之前曾多次由中樂團作開場演奏,興奮、熱鬧,但更多給人感覺是外在套路式的應景。而本次音樂會上趙季平的這首《鄉愁》聽來,卻實在感到構思巧妙、配器細膩,樂器配合的色彩調配令人驚喜,富於鄉土情懷的樂思層層遞進,又有合適的對比,並在變化中深情再現。在指揮劉沙的手下,以張悅如為首席的中樂團的演奏,實實在在地挖掘了作品的底蘊,細緻、慎密的演奏,以令人感染的音色、也是中樂難得一見的柔和、諧合的音色等外延表現,披露出作品的內在要素。成功的詮釋使人對這首藝術性鄉土性兼備、傳統與創新共融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

    郭雅志主奏的兩套曲目中,以三樂章《鄉情鄉韻》最佳:首尾樂章以嗩吶配合各種主題和技法主奏呼應,第二樂章由郭雅志主奏山西特有的二股弦,在樂隊的輔助下,同晉胡二重對話,形成對比。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在第一樂章的過程中,還插入、糅合了充滿鄉土風味的人聲演繹,同由郭雅志擔任,其聲時而高歌,時而低吟,同人聲、嗩吶聲、嗩吶哨片聲、樂隊的背景呼應,更有指揮家於現場出其不意的一聲吆喝相呼應,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如此,一派鄉土風味的民俗情景在傳入耳際之時,似乎盡收眼底。這又是一首返樸歸真、具藝術內涵和水準的作品,引人深思中樂創作的哲理。

    郭雅志的嗩吶演奏,無論技法還是樂思,可謂順手拈來,達出神入化之境,精湛的專業水準,深厚的民間田野功夫,加上留美進修爵士樂等的經歷和相應文化積累,使得他將嗩吶的音樂技藝和最終音樂表現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雖然他也有一定的爵士感餘興表演(如他以比才《卡門》選曲主題作返場的演繹),但這只是他在音樂視野上“知己知彼”的一種途徑,相信他建築在博大深邃的民間音樂基礎上的嗩吶演奏,可以讓世界對中樂刮目相看。

    另一首曲目(郭雅志與世界音樂),也很明顯是為他度身量作。世界音樂(world music)是當今世界已經風靡數十年的概念,以重新挖掘和檢視各民族的傳統音樂為主旨,並運用時下流行或先進的技術手段加以包裝再現。世界音樂的興起促成創作人、唱片業等的興旺,反過來也進一步促進了各地區獨有音樂文化的發掘,收集、整理、保育和活化工作(順便一提,澳門有良好的條件可做此工作)。郭雅志在這套包括了不同音樂元素的作品中,先後演奏了眾多的管樂器,包括嗩吶、管子、排簫、葫蘆絲等,在顯示演奏家才華的同時,讓觀眾“過了一把癮”,但相對前首《鄉情鄉韻》而言,顯然藝術價值稍遜。

    音樂會的下半場演奏是作曲家王丹紅的兩套曲目(見前述),作品的風格,風範同上半場前兩首曲目首尾呼應,成為這場音樂會具鮮明特徵的主線。作品既有專業中樂管弦樂的技法水準發揮,又充分地保留了鄉土鄉情的原汁原味,前一首李峰的板胡演奏,亦有規範表現;後一首《圪梁梁》組曲,則給人印象更深,同樣調製了豐富細緻的音色色彩,“以交響化的音響,刻畫出三晉大地那豪情無限又深沉渾厚的人文風采”(引自節目表),對中樂交響化的運作有啟示作用。

    整場音樂會,耳目一新,腦中印象可概括為九個字:新總監,新作品,新音色。

    本文如此強調“音色”,皆因中樂團的音色組合和演繹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敏感話題,而此次音樂會卻有相當不錯的呈示。新音色的重要來源在於作品,作品的選擇及演奏的音色調理則在總監,由此可謂總監劉沙眼光獨到,功不可沒。

    在結束本文之前,想談兩個建議:在澳門的樂壇(包括有良佳表現的澳門樂團音樂會),至今未能聽到一部有份量、有真正澳門特色,且藝術性、可聽性兼備的大型本土(中樂或西樂)管弦樂、交響樂作品(除了極個別有特點的小品外)。在以往中樂團的節目表上,常常可以見到一些委約創作並標記有“澳門”的中樂作品,大致分為三類:其一是作品具規模和水準,但“離地”和憑空想像,除了標題相關,其音樂素材、音樂情緒,音樂風格同澳門基本無關聯;其二是走馬觀花的採風,將素材作為標籤寫入作品,而非血液般滲透於作品中,因此常常有應景膚淺之感;其三是確確實實以本土素材改編、創作,但較多只是主題聯奏,這類曲目較為通俗,相對缺乏藝術構思和展開。對此,筆者有期待,期待在文化局統籌下的未來,澳門有自己的大型品牌音樂作品出現。

    建議之二:音樂會的節目表中,在介紹作品的同時,應該有作曲家的簡要介紹,如果能加上作品的創作背景,則更佳。